2007年11月17日 星期六

設計名言

愛因斯坦:企圖用同一種方法獲得不同結果的,是一個瘋子。

一個美國記者問愛因斯坦關於他成功的秘訣。他回答﹕“早在1901年﹐我還是二十二歲的青年時﹐我已經發現了成功的公式。我可以把這公式的秘密告訴你﹐那就是A=X+Y+Z! A就是成功﹐X就是努力工作﹐Y是懂得休息﹐Z是少說廢話﹗這公式對我有用﹐我想對許多人也是一樣有用。”

3秒鐘,改變人生 (一)

『不落第(地)蘋果』
1991年的秋天。接二連三的颱風,把日本青森縣九成的蘋果都給吹落在地。
辛苦栽培的蘋果竟落得九成血本無歸,果農們都非常失望的唉聲嘆息。
電視跑馬燈似的不斷播報這則消息,也讓這件事成為眾所皆知的新聞。
不過這時候,就有個人生性樂觀!
『沒關係!沒關係!』他總是這麼說。
可是蘋果都掉光了呀!怎麼還說沒關係呢?

這個人的想法是: 「那就把還掛在樹上的蘋果,
取個『不落第(地)蘋果』的名字,一個一千圓賣給考生不就好了!」
結果,儘管價錢稍嫌貴了點,蘋果卻在轉眼間銷售一空。
考生們都很開心的啃著這個「不落榜蘋果」。

這個人不拘泥掉在地上的那九成蘋果,他看到的是還留在樹上的那一成蘋果。
其實是觀點的不同。
是觀點的不同。

不同的觀點。
就這樣……3秒鐘改變一生序曲。

抬頭挺胸向前走吧!
同樣情境,有人會唉聲嘆氣。
有人卻會開心的把錢賺進口袋,同時也讓客人高高興興。
一個著眼點的不同,人生就會有一百八十度的改變。
只要改變觀點,人生也能瞬息萬變!
颱風吹落的蘋果,無關好壞,
不過就是個既定的事實。
只不過你怎麼看,怎麼因應是你的自由。

既然這樣,
你不會想要擁有讓人生更快樂的正向思考嗎?

創造力訓練 五大方法

【經濟日報╱徐聯恩、楊琮熙】 2007.10.28

創造力訓練的方法可分為五大類。思考訓練(ideational skills),主要在指出思考常見的僵固性與盲點,提供學習者便於運用的思考工具,提升對問題的敏覺力,並充實定義問題與提出可行方案的思考角度。如聯想法、類比法、心智圖法與六項思考帽等,都是協助有效思考與創意解決問題的工具。

此外,運用群體思考的腦力激盪法,則著重透過自由討論的情境,充實對問題的深度認知及產生可行方案的質量。這類課程在企業訓練中頗為常見,人們認為學習這些技巧快速而有效。

創造性思考訓練(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),主要是訓練擴散思考,著眼在增進學員的獨創力、流暢力、變通力與精進力。

事實上,創造力同時需要擴散思考與聚斂思考能力,缺一不可。聚斂思考的重點在於評估與判斷擴散思考所提出點子的價值,給予行動建議。問題解決或分析能力訓練(analytical training)較著重在聚斂思考的歷程,包括問題研判、資料蒐集與方案評估。訓練的典型為一般商管課程使用的個案分析或案例研討;這些課程常將企業成功或失敗的元素抽取出來加以分析、整合,做為策略思考或組織管理的基礎。目的在於讓學員透過長期系統性的聚斂思考,綜合客觀已知的資訊產生各種解決方法、步驟與方案。

相較於上述思考的訓練,創意動機激發訓練(intrinsic motivation training),則著重於創意人的經驗分享與傳承。創造力與創意動機有極大關連,擁有強烈創意動機的人,較能產生創造行為;有創造力的人亦對關注的事物充滿熱情。相對於外在動機(如獎懲),內在動機對創造力產生更大的效果。因此,可邀集相關領域的知名人士分享成功經驗,描述創意解決問題的心理歷程與訣竅,以激發學員的創意動機與聯想力。

最後,創作訓練(divergent production)的課程設計者,強調以創意成果來判斷個人創造力。因此,創作訓練安排學員面對實際的創作情境,要求在創作過程中實際運用創意思考的原則與方法,以提出獨特、新奇的想法,最後將創意呈現在作品上。諸如「創意設計」、「創意教學」的課程,便是鼓勵學生從創作歷程中學習運用創造力的課程代表。

無論是科技研發、行銷企畫、企業經營、一般職場工作,以致於日常生活領域,均需要適時發揮創造力,以創造既有與在地知識的新價值,才能面對日益動盪的工作環境與層出不窮的新問題。

學什麼,最有用

Cheers雜誌 2007.11 目錄

蹲低姿態勇敢問,才有真答案
謝榮雅(大可意念設計總監)

專科5年擔任美工主席,印刷的東西都要我去監管,讓我在很年輕的時候,就被迫去面對商業環境裡有關製造技術的事,包括到偏僻的印刷廠去和社會人士打交道等。後來,我自己都可以做印刷製版的工作。

當我在蜜雪兒工作時,印刷廠的人一眼就看出我懂印刷,因為我在描圖紙上的標註是印刷廠的規格,我才知道,專科那段很痛苦的過程,對我來講是一個學習。

繼績閱讀 GO


蔡詩萍的「關係」講堂 - 不勢利,才有好關係 繼績閱讀 GO

你是哪種學生?

心理測驗 GO